首页 > 探索与创新 > 创新云泰

骑鹅公社践行者的自白



王飞


       

骑鹅公社火了以后,来参观的开发商和品牌朋友也多了,接待成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。相同的路线,固定停留的位置,关于骑鹅的前世今生,同样的说辞,一遍一遍,翻来覆去。这次我就说点平时在骑鹅公社不常听得到的内容吧,咱们换个姿势骑鹅。


向田子坊致敬 


很多人来了骑鹅公社第一感觉是丰富,建筑形态错落有致,街道曲径通幽,逛起来很有意思。其实这些都是从上海的田子坊得到的启发。


 2013年准备做街区之前,吴铮总带我以及王三石的团队在田子坊考察时发现,田子坊的产品和客群结构与天津大悦城街区想要的效果十分接近。这里很多小店的产品充满创意,客群生机勃勃,每一条街道都充满很多值得探索的小店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坐在路边吃炸鸡的人和隔壁喝红酒的人在一幅画面里却毫无违和感。 


田子坊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区域,比较原生态。从早期陈逸飞的画室发展到今天熙熙攘攘的小资聚集地,这是经过多年时间养成的。如果以人工的方式去打造这样一个街区,万一处理不好很容易成为败笔,况且这样的案例在国内比比皆是。于是我们在田子坊反复研究,发现田子坊的街道并不宽阔,甚至有些狭窄,少数街道只能两人肩并肩的通过。街道也不是一览无余,而是蜿蜿蜒蜒,有些杂乱无章。然而这却丝毫不影响大家逛的心情,甚至反而激发了大家不停探索的好奇心。田子坊的建筑都是上个世纪留下的老房子,很多居民住宅的窗户不大,门也不宽。老街道上的市井生活,让人有一种坐下来享受时光的冲动。就这样,一幅让小资人群心旷神怡的画面徐徐展开了。


对历史最大的尊重就是尽可能的原样复制。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田子坊的建筑形态特点,我们反复研究了街道的宽度,房檐的设计,甚至是门框和踏板的高度。这样最大程度保持了田子坊的原汁原味。因此,在骑鹅公社里,我们把每条动线都做了反复研究,路面的设计风格也进行不断研讨,甚至二楼有一侧的窗户就是原样复制了田子坊的一角。


骑鹅公社没有大牌 


骑鹅公社在定位初期的时候就明确了一个方向,那就是大街区、小品牌,所以在骑鹅公社里找不到市面上常见的大型连锁品牌。这么做还有几个方面的优势:


第一,街区形象更容易统一。无论从公共区域的装修风格还是品牌的店铺形象都要服从一个主题。形象过于强势的品牌很容易影响街区整体风格。


第二,骑鹅公社这一品牌得到强化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仅需要记住骑鹅公社就OK了,至于里面具体有哪些品牌和产品,这个并不重要。我们需要弱化品牌性,强调街区性。 


第三,强化丰富度、提升经营坪效。骑鹅公社是利用天津大悦城一块死角区域进行改造而来,受整体空间及面积的限制,为保证店铺的丰富度,只能减少单个店铺的面积。


我们都知道,大品牌有大品牌的优势,有实力、经营稳定性更好。小品牌在这方面稍差一些。因此在决定选择小品牌的时候,我们还是做了大量工作,把每一个小品牌都从客群定位、设计风格、店铺 形象、产品单价、管理能力等几个维度打分,符合要求才考虑选择进驻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后期的经营风险。


于是乎,在骑鹅公社里有许许多多充满创意和设计感的小店,但是逛过一圈之后,却很少有叫得出名字的店铺。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“骑鹅公社”这四个字和那个骑着鹅的少年的LOGO。 


年青一代的社交空间


骑鹅公社所倡导的追求个性、独立、新奇和冒险的生活方式,已成为85 后、90 后这一代人所拥有的特质。他们的社交方式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。其实,不论社交方式怎么变,最后总得见个面,所以体验式社交才是最后的闭环。 


线下社交,还是以体验为主。目前在骑鹅公社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客群是90后,甚至00 后。尽管这些消费者目前还没有太强的消费能力,但是这是一种品牌粘性的培养。当这些90后、00后成长起来,大悦城会是他们更亲切的朋友。这与星巴克当年进大学进行咖啡文化宣传是异曲同工之路。 


另一方面,骑鹅公社虽然现阶段得到85后、90后的认可,成为大家休闲、社交的场所,但是想长期牢牢抓住这些消费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这需要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,一方面把握目标消费者当下的需求,去迎合他们;另一方面深入思考未来的趋势,以引领他们。


嗯,这个姿势就先骑到这吧,下次有机会接着骑。